同心抗疫 | 兴职“疫”线有我——记党委宣传部志愿者王那日苏
2022年10月6日晚22:30,我在同事圈看到《关于对大乌兰浩特城区实行静默管理的公告》内容很震惊:“……10月6日,乌兰浩特市在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一例初筛阳性……为全力阻击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和生命健康,对大乌兰浩特城市实施静默管理……”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迷迷糊糊睡着了。
10月7日0:22,急促的手机铃声把我从梦乡拉回现实,恍惚间,听筒那头传来了宣传部朱艳波书记低沉而又焦急的声音:“那日苏,现在马上到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根据盟内疫情严峻形势,学院马上要召开静默管理紧急会议,领导班子已经在会议室了”。
疫情就是命令,闻令而动是职责。挂断电话后,容不得我思考,下意识地从床上反弹起来,怀着既忐忑又忧虑的心情赶往学院,忐忑的是朱书记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晚打电话让我返回工作岗位,因为平时她都是能自己做的工作从来不在下班时间布置工作,看来事态十分严重、情况万分紧急,忧虑的是纵然我们学院常态化疫情管控已颇为成熟,大大小小的会议、培训、检查报道我也写了无数次,各种的防控应急预案已完善数次,但是市区从来没有“阳性病例”,我们还没有实战的经验,特别凌晨叫我到岗,这一次召集使我愈发感觉,所面临的疫情防控挑战巨大,压力前所未有。
在赶往学院的路上,时不时有疾驰的汽车在午夜的霓虹灯下与我擦肩而过,我想“他们可能跟我一样吧!可能是抗疫主力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奔往医院!可能是为百姓服务的人民公仆得到了党的召唤!可能是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听到了防控集结的号角!
0:43,我扫描健康码进入了学院,校园里行政楼、食堂、超市灯火通明,所有的领导、教师、服务人员在为接下来的校园静默管理忙碌准备着,只有6400余名学生在安然的睡梦中。我喘着粗气跑到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只见大家面色凝重,刘文山书记正在部署防控任务,各部门负责人都在认真记录,刘文山书记强调学院已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要求与会人员即刻进入“战斗”,从进出校园人员管控到核酸检测闭环,从师生线上授课安排到公共场所网格化管理,从宿舍教室消毒到服务人群流调,从党员志愿队组建到住校人员安排,从学生思政教育到心理安慰疏导……事无巨细,他亲自坐镇,周密思考,一一安排。全面调度组织、宣传、统战、纪检、教务、院系两级班子成员以及后勤、国资、保卫、校医等主干力量,坚持属地原则,实施“网格化”管理,落实“网格化”职责......会议持续到10月7日凌晨2点多。
会后,我就加入到了防疫物资搬运的大军。初冬的凉风寒意袭人,凌晨3点的清寒早已攻破单薄衣服,搬运工作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我拖着千斤重的脚回到了办公室,铺上临时的御寒毛毯瑟瑟缩缩睡去,大理石茶几凑成的床板贪焚的吸取着我仅存热量,最终我在一阵哆嗦中醒来,这张临时搭建的大理石床就成为了抗疫期间休息的落脚点。
在接下来的十几天校园全员静默防疫期间,因为宣传工作需要,我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的防疫无名英雄;亲耳聆听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防疫故事;亲身体会了许许多多的防疫时艰。在采访、挖掘新闻素材的过程中,手机、录像机每每抓拍到的一些画面刺激着我的泪腺,这其中有一心为党,甘当公仆的学院领导,他们夜不能寐,殚精竭虑为整体部署每日操劳到后半夜,亲自督办,研究疫情形势、谋划防控工作方案;这里还有全心全意、为生服务的学工管理团队,他们每天敦促科学有序组织师生员工和后勤、餐饮、物业、保安、保洁等保障人员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不落一人,做到应检尽检,完成了近10万次的采集;这里有包联下沉到一线的党员志愿者们,他们对接院系,助力核酸检测组织队伍,与学生宿舍谈心交流,和院系共同查缺补漏;这里有兢兢业业的院系领导、教师和辅导员们,他们每天穿梭在上百个宿舍中,为学生网课、身心健康、日常运转煞费苦心,不舍昼夜;这里有后勤保障员工的朴实身影,他们默默无闻,点灯熬油,高强度劳动保障大家的吃喝用住;这里有不眠不休的校医队伍,他们静默以来接诊了800余次,处理极危险难转诊30余次;这里还有披星戴月亲历防疫故事的宣传团队,作为学院防疫工作的宣传员、纪实员、思政员,我们每天奔波在学校的各个“疫”线搜集文字、图片、视频素材,每天连续工作17个小时以上,我们常常中午一碗面,晚上在食堂9点关闭前匆匆吃口饭,甚至有时一天就一餐饭。在剪辑编录的过程中,我时常为关爱学生的教师们的一言一行而潸然泪下;为学院领导与师生24小时同吃同住并肩作战而备受鼓舞;为一幅幅疲惫而又坚持抗疫工作的面容而几度哽咽;特别在12号凌晨惊闻党委书记刘文山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因公殉职后,心情更是极度沉重,14号半夜在外拍摄刘文山书记办公室灯光时,一楼的我和朱书记与三楼开灯的办公室赵主任同时泪崩,再也抑制不住这种悲痛,嚎啕大哭,我暗暗下决心要继承老书记的遗愿,坚守岗位,做好“最后一公里”的防疫宣传工作。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学院宣传员、一名思政课教师,我通过立足岗位职责,激励广大兴职人,积极应对防控复杂局面,乐观面对的艰辛困苦,用宣传队的镜头正向引导,广泛传播学院抗疫正能量,凝心聚力,团结一致,增强必胜的信心和信念,我们先后策划并拍摄制作了《攻克时艰 兴职必胜》《bevictor伟德官网静默的一天》《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初雪的“志愿红”》《党政工学团凝心出征》《静默校园美食不打烊》《用战疫砥砺青春》《抗疫一线的“铿锵玫瑰们”》《兴职专属“大白”上线》《萱草花》等宣传视频。在镜头里:初冬深夜一个个防控人员席地而睡;一队队安保人员夜晚巡逻;缺乏睡眠而满眼通红的志愿者;通过视频偷偷泪眼看孩子入睡的辅导员;每天录入上万条信息手指缠着绷带药膏的教辅人员;每天巡查宿舍日走20000多步的学工处长......心理时时浮现这些问号“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做到?是人类遇到群体危机时的最善的一面?是岗位职责所赋予的勇气担当?是践行了向阳而生、向疫而行的使命和担当?我想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兴职人“勤勉励志、求索笃行”的校训精神,是兴职人“团结、求实、明德、崇技”的校风精神,更是践行党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精神,无数的感动汇聚成了兴职人“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谱系。
人生应当“苦作思、行作标”,无数个你我他筑牢兴职抗疫长城,每一种不同的情感状态都在磨练我的意志,升华我的精神世界。此刻,有一种声音还在耳畔回响那就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此刻请还在一线防控的可敬可爱的人们放心,以悲壮的斗争方式退出的人请您安息,我将无我,坚守到底。虽是绵薄之力,但我依然会用实际行动去验证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不负入党誓词中庄严承诺,我将继续以跳动字节、清晰图片、鲜活典型,特色视频推出学院凝心聚力的大文章,展现学院矢志不移,润物无声,启迪心灵,共育桃李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