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家 | 学院邀请离退休老教师重归校园
“倾尽丹心育桃李,
奉献韶华铸师魂。”
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院盛情邀请陶高、李默黔、周敬才等9位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重返校园共度教师节。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山,党委副书记云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梁俊鸿亲自迎接教育前辈们“回家”,学院工会、宣传部、校企合作处陪同参观。
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离退休老教师一行参观了学院的新址风貌,依次走访了行政楼、部分教学楼、足球训练场、消防救援学院。
大家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功能齐全的实训室、绿荫覆盖的足球场,加之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标准的食堂洗浴服务场所、丰富的校园文化、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无不啧啧赞叹,真心感慨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投入,感恩兴安盟委政府的大力扶持,感激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砥砺奋进,求索笃行,让学院面貌焕然一新,让校园生机盎然,桃李芬芳,孕育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
在座谈环节,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山代表全体师生欢迎老教师们回家,充分肯定了教育前辈为学院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以无私的奉献和缤纷的桃李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饮水思源,今天收获的累累硕果离不开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默默付出。刘文山饱含深情,如数家珍地为大家介绍学院近些年乘着职教东风,精准定位,确立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学生即学徒、教师即师傅、课堂即车间、毕业即就业”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先后与北方教育集团等近200家著名企业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基地,签约订单式人才培养,逐渐朝向“一个院系一个行业规范引领、一个专业一个龙头企业衔接、一项技能一个企业师傅带领、一个学生多项特长保障就业”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格局发展,基本实现了“开设专业与产业职业、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五个对接。学院从建校初期的师范模式逐步转型为当下适应新时代职教发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格局,这7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代又一代兴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配备、学生发展、校园文化活动都在锚定更长远的规划和更具特色的创建,在校的教职员工一定不忘教育初心,牢记前辈的嘱托和期待,继续创办“高质量、深内涵、有特色、兴安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同时衷心地希望各位老教师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继续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也真诚期待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常回家看看,出谋划策,共襄盛举,再展宏图!
退休教职工依次做了自我介绍,陶高老师(原师范学校党委书记)深情回望了自身的执教之路,并寄语学院“校园环境好,硬件建设到位,推进学校发展的力度大,学生能学有所就,今天我们好像找到了当年在校从教的激情。这一代领导班子功不可没,今后要继续努力,培养有思想、有情怀、有技能的大国工匠。”李默黔老师(原师范学校语文教师)说:“今天我们重回学校走访交流,感慨万千!这么大的校园,这么好的办学理念,这么多兢兢业业的职教人,让我看到了学院未来发展的强劲势头,我们一定会祝福并继续关注学院的建设,也祝福所有教职员工第38个教师节快乐!”
简朴而又隆重的欢迎离退休教师回家活动快要结束时,学院工会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鲜花和纪念品,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并代表学院万名师生衷心祝愿各位离退休教师悦享晚年,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