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共繁荣 乡村振兴稻香飘——记机关第一党总支第三支部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 2021.09.11
  • 基层动态

庄子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教师需要时刻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不断接受知识的滋养,坚定使命担当。正值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积极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机关第一党总支第三支部为党员教师精心策划了一份宝贵的礼物——走进兴安盟三合村,感受稻花香里的民族情。

image.png

(第一党总支第三支部全体合影)

一、民族情中有力量

阿木古郎河、归流河、洮儿河三河流经的三合村即将迎来万亩水稻的丰收,老师们走在干净整洁的村路上,看到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内心受到触动。带着这份崇敬的心情,学院第一党总支第三支部全体成员在胜利书记的带领下,在三合村委会会议室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做了进一步的学习领会。随后,大家一同参观了三合村朝鲜民俗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党员教师们从了解三合村的发展历程到体验朝鲜族的风俗习惯,从感受朝鲜族的农耕文化到印证了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真实写照,越来越坚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心。

民俗馆里有一张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兴安盟古城村书记身穿蒙古袍和他那身穿朝鲜服饰的妻子相对而坐,正在汉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包饺子。这幅景象是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的最有力的佐证。

参观完民俗馆,党员教师们纷纷赞不绝口,他们对民族团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在三合村奔向幸福生活的路上,没有一个民族掉队落伍,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生活习俗上不断融合,相互适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进,为实现共同繁荣接续奋斗着。

image.png

(会上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image.png

(参观三合村朝鲜民俗馆)

image.png

(一张极具代表性的民族团结照片)

二、振兴路上有方向

初秋时节,三合村的田野间稻浪翻滚,微风吹过,禾香扑鼻,吸引着大家的步伐从民俗馆走向金灿灿的稻田。行走在田间地头,三合村书记为党员教师们介绍着村子的振兴之路。

image.png

(三合村书记介绍村子的致富之路)

他自豪地讲述三合村的今天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才逐渐脱离苦海,走向幸福,并逐渐形成了朝鲜族、汉族、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六个民族共同生产生活的多民族村落。而关于有名的三合大米也是有故事的。起初村里只有朝鲜族村民种植水稻,后来其他民族群众也不断加入进来,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种植,村里的朝鲜族群众无私地将选种、插秧等水稻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民族村民,各族村民在一起耕耘收获。几十年来,各民族团结与互助始终是三合村的优良传统,现在三合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一万亩,并在村里还建立了加工厂,厂里的员工也都来自朝鲜族、汉族和其他民族,厂里的各民族同事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大家一起干活,收入也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之,三合村是以民族团结为根基,持续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党员教师们聆听村书记的介绍讲解后,了解了三合村的致富之路,也更加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并坚定了国家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科学指引。各位教师们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入鲜活教学资源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份民族自豪感,凝聚了一股团结的力量,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同心共筑中国梦!

image.png

2021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说:“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无疑成为广大人民教师前进的助推器。BETVLCTOR伟德最新版APP的每一位党员同志、每一位教师将继续深入学习,乐于探索,勇于实践,将不负党的正确领导,不负总书记期望,不负人民依托,“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